高中培优补差措施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经常与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具体措施
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辅差工作,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加强交流,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搞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见。
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坚持辅差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借鉴。
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诊断评估结果,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对于优秀学生,注重拓展其知识面和思维能力;对于基础薄弱学生,重点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强化训练
针对学生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制定专门的强化训练计划。
通过额外的复习资料、模拟考试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应试技巧。
学习心理指导
经常了解学生学习心态,根据各阶段要预防性的进行心理指导。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克服学习中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合作性原则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合作探究,以开阔思路。
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业水平,4-6人分成一组,便于合作探究。
通过以上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高中培优补差工作,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显著提高,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