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垢的主要成分包括 碳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镁等。这些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硬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在加热过程中与水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或其他阴离子结合,形成难溶于水的化合物,进而沉积在容器内壁。
具体成分如下:
碳酸钙 (CaCO3):
最常见的成分,通常呈白色或淡黄。
氢氧化镁 (Mg(OH)2):
较软,可以与酸反应。
碳酸镁 (MgCO3):
在加热过程中也会沉淀下来。
硫酸钙 (CaSO4):
较为坚硬,不易去除。
硫酸镁 (MgSO4):
存在于水垢中。
氯化钙 (CaCl2) 和 氯化镁 (MgCl2):
也可能存在于水垢中。
硅酸钙 (CaSiO3)和 氧化铁 (Fe2O3):
其他可能存在的成分。
此外,水垢中还可能含有铅、砷、汞、镉等重金属。
这些成分的形成与水质、温度、水的循环状态和pH值等因素有关。水垢的导热能力很差,如果锅炉内形成的水垢过厚,会导致锅炉效率降低,甚至可能引起锅炉爆管等严重事故。去除水垢的方法通常包括使用酸(如食醋或稀盐酸)进行化学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