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的孵化过程可以分为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两种方法,以下是具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自然孵化
挖砂坑
在亲龟池向阳的墙脚下挖一个20-40厘米宽、20厘米深的砂坑。
用黄砂将坑填平,将龟卵按1厘米的距离排在砂土里,保持一定的湿度。
由太阳照晒增温,50天至60天时间即出稚龟。
堆砂堆
在亲龟池周围堆若干个小砂堆。
让成熟的种龟夜间爬上岸,在砂堆处挖穴产卵,任其自然孵化,大约50天至70天即出幼龟。
人工孵化
准备孵化容器
将采回的龟卵放在高25厘米、长度不限、宽度因地制宜的木箱中。
箱底钻若干个小孔,底铺15-20厘米的砂。
放置龟卵
将龟卵排在砂中,再向卵上撒放2厘米左右厚的细纱。
砂上盖湿毛巾,保持室内湿度25摄氏度至35摄氏度。
温度控制
空气干燥的晴天每天向砂上洒水1次到2次,空气湿度较大可减少洒水次数。
箱上盖好湿布,防止稚龟逃跑和敌害侵袭。
孵化周期
这样50天到60天稚龟出壳,出龟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注意事项
选择受精卵
受精卵外壳上有明显的白色线带或者斑块,受精卵可以孵化。
避免天敌
在孵化过程中,避免容器碰撞,预防蚂蚁及鼠患。
湿度控制
孵化期间要保持适当的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胚胎发育。
温度控制
人工孵化时控制温度在27-32摄氏度之间,每天查看3-4次温度,并记录沙温。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龟卵的孵化成功率,确保稚龟健康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