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种植技术和亩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种植时间、选地整地、种植方法、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技巧:
种植时间
白芨的种植时间通常在3月初进行,选择气温稳定且无霜冻危险的时候。
选地与整地
选择旱地进行种植,优选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和腐殖质土壤。
将土壤翻耕至25厘米深,每亩施1000公斤农家肥,若无农家肥,可施50公斤复合肥。
种植前进行浅耕,将土壤整细、耙平,制作宽140厘米的高墒。
种植方法
挑选经过驯化的白芨块茎,每块需带有2个芽眼,蘸上草木灰后进行种植。
开沟,沟距保持23厘米,深度为6厘米,按照株距11厘米放入一个块茎,芽眼朝上。
填土、压实、浇水、覆草,保持土壤潮湿。4月份,新芽会破土而出。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种植后喷洒乙草胺封闭,覆盖松毛,采用拱架支撑并加盖遮阴网,有利于白芨出苗整齐。6月是白芨生长的旺季,杂草生长迅速,需进行除草,但要避免伤及根部。
追肥:白芨喜欢肥料,每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直至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同时要注意防止杂草丛生。
灌溉与排水:白芨喜欢阴凉环境,需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要及时浇水。白芨不耐水涝,大雨时要及时排水,避免根部受损。
病虫害防治
烂根病在雨季容易发生,需及时防治。
亩产量
白芨的亩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种植技术、土壤肥力、管理情况等。一般而言,通过科学的种植和管理,白芨的亩产量可以达到1000-2000公斤。
建议
选择优质种苗: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块茎作为种苗,保证种植的成功率。
合理施肥:根据白芨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烧苗。
及时除草:在白芨生长期间,定期进行除草,保持田间清洁,减少杂草竞争养分和水分。
注意排水:白芨不耐水涝,需做好排水工作,避免根部受损。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提高白芨的种植效果和亩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