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市,全称为哈伦·阿尔山,蒙古语意为“热的圣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阿尔山市的前身是兴安盟科右前旗的一个建制镇,1992年12月5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阿尔山经济开发区,实行计划单列。199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市,以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阿尔山镇的行政区域为阿尔山市的行政区域。
阿尔山市不仅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浩瀚无际的原始森林、丰富的矿产和动植物资源,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历史上,阿尔山地区曾是东湖、鲜卑、契丹、蒙古、满等游牧民族相继活跃的舞台。阿尔山口岸界河努木尔根河附近,曾是铁木真与札木合大战的地方。此外,阿尔山地区有许多日伪时期建造的工事,是当时日本为了控制东北亚至欧亚大陆的连接点所建造。
在抗日战争时期,阿尔山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并修建成防御苏联的军事要塞。日本关东军从1934年到1937年间修通了白阿线铁路(白城至阿尔山),并在1940年开始加紧建设军事要塞,使阿尔山成为军事要冲。期间,大量中国人被强迫劳动,修建隧道、山洞、碉堡、公路和飞机场等军事设施,同时还设立了为日伪服务的机关和服务行业。
阿尔山市现已成为一座新兴的边境旅游疗养城市,是联合国规划的中国阿尔山-蒙古乔巴山铁路的交汇处,也是拟建的两伊铁路的汇合处,未来将成为中、日、韩等东北亚连接欧洲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