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①?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②?”
2、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5、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6、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②。”
7、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
8、11【原文】
9、15【原文】
10、16【原文】
11、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12、26【原文】
13、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14、①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15、古文今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16、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17、23【原文】
18、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19、子曰:“君子欲讷①于言而敏②于行。”
20、②恶(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21、①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2、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
23、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4、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25、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
26、②怨:别人的怨恨。
27、22【原文】
28、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②而不怨。”
29、【注释】
3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1、【评析】
32、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3、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①也,无莫②也,义之与比③。”
34、2【原文】
35、①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36、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37、子曰:“父母在,不远游①,游必有方②。”
38、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3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0、25【原文】
41、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42、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43、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44、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45、②处:居住。
46、子曰:“君子怀①德,小人怀土②;君子怀刑③,小人怀惠。”
47、21【原文】
4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9、孔子说:“若是一个人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50、③知(zhì):同“智”。
51、①几(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52、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念乡土,想着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53、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54、②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55、①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56、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57、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58、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
59、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6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诵。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61、②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62、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仁的论述。例如,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克制自己的私欲,遵守社会规范和礼仪。又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和谐,但也要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63、巧言令色,鲜矣仁。
64、孔子的“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一种道德观念,是指人的本性和人与人相处之道。孔子认为,仁者爱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要做自己不愿意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同时,孔子还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概念,即要做到适度、恰当、平衡。
65、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6、9【原文】
67、18【原文】
68、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侍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69、3【原文】
70、父母在,父母尚在也,即父母年老病弱之时。子女于此时,当孝敬父母于身前,单寄赡养之费,则如豢养也,又岂可谓孝?若必游于远方,则必使父母知其方向,以解相思之情;若有事,亦能使知也。
71、①放: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72、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
73、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74、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75、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76、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观过,斯知仁矣。”
77、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畏法。小人贪利。”
78、14【原文】
79、5【原文】
80、4【原文】
81、孔子说:“父母的生日,不能不知道,一方面该高兴,另一方面该害怕。”
82、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83、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
84、《论语》仁篇中最重要的词是“仁”,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是一种道德观念,指的是高尚的品格和无私的心态。孔子认为仁是人类的基本素质,有了仁心才能充分发挥人的天性,达到人性的极致,而在实际生活中,仁则表现为求道之心,为善之心,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85、《论语》中,“仁”字的出现概率很高,达109次,说明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86、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87、古文今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88、②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89、历来注家之释相仿,曰:君子常思德,小人常思乡;君子思刑以治国,小人思小惠而利家。故而皆鄙小人而高君子。然细读之,此章之君子非孔子常言之君子。孔子常言之君子,当怀礼归仁,此与法家之大别,此章又如何怀刑?且怀土,人之常情,儒家向未反对之,又如何称为小人。故此章之君子非真君子也,乃处上位之士大夫之流也;小人亦非真小人,平常百姓也。上位者以德为本,则百姓‘知耻且格’,即安于本心,安于故土也;上位者若常思严刑峻法,则百姓‘免而无耻’,而心怀利矣。可参为政篇细品。
90、古文今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91、儒学乃大众哲学,积极行世之显学。若朝闻道,夕即死,则为个体修道,反类道家精神矣。朝闻道,吸收容纳于心,至夕则另变其人也。闻道之后,精神振奋,概叹过往皆虚度,过去之我可亡矣。隋唐之后,佛家教义中国化,多受儒家影响。若从佛家最高教义反推此章,则闻乃使之闻。若朝即令大众群体闻道,则夕死亦无憾矣。
92、礼之用,和为贵。
93、13【原文】
94、②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95、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
96、①怀:思念。
97、孔子把“礼”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这在古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孔子时代的“国”乃“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然而,在近代以来,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原则,那就难免被指责为“卖国主义”了。
98、6【原文】
99、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
100、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101、人而不仁,疾之已甚。
102、③刑:法制惩罚。
103、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孔子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104、24【原文】
105、孔子说:“如果早晨悟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106、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7、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08、古文今译: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109、②鲜:少的意思。
110、“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尚有阐义。
111、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112、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13、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
114、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115、②方:一定的地方。
116、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17、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18、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他的仁德已经达到了极限,不能再增加什么;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整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的人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119、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20、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的。
121、7【原文】
122、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渝,保持气节。
123、人而不仁,如礼何。
124、①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125、②斯:就。
126、【解释】
127、孔子说:“曾参啊!我讲的道,拿一个道理把它贯穿起来。”曾子说:“我明白了。”孔子就出了。曾子的师兄弟来问:“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诉他们:“我们的老师所讲的道,讲忠恕之道而已。从这里开始学,学到圆满的境界,就是道。”
128、10【原文】
129、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30、19【原文】
131、【浅见】
132、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33、20【原文】
134、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所犯的错误就少了。”
135、③比:亲近、相近、靠近。
136、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137、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38、8【原文】
139、子曰:“以约①,失之者鲜②矣。”
140、子游曰:“事君数①,斯②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41、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14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43、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144、①数(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145、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46、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147、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148、12【原文】
149、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150、【译文】
151、①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152、子游说:“侍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153、或谓父母在,即只要父母在,子女便不得出游,此解不通也。古时所谓‘读万卷书,行路’,士人年轻时多游历,以增见识,乃正途也。若一生随父母左右,终死乡里,又能有何作为,亦非儒家入世之思想。或又谓此章在今日已无意也,则吾不知何人能出此语也!
154、①好(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155、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56、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②。”
157、②莫:疏远、冷淡。
158、17【原文】
159、②土:乡土。
160、这里之所以害怕是因为父母过一年生日就意味着少了一年活头,为人子女想到这一层应该感到害怕。
161、①约:穷困、困窘。
162、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163、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164、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165、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166、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167、孔子还强调了父子,君臣等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重要性,认为这些都是依仁心而形成的。因此,仁篇是帮助人们理解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并引导人们做出正面的品格和行为选择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