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下一句
1、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
3、下一句,比如说,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金榜题名学子凿壁。比如,
6、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的繁荣和衰败,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责任。这是因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如果每个人都能尽职尽责,那么国家就能繁荣昌盛;反之,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利益,不关心国家的发展,那么国家就会陷入衰败。
7、这句话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原文为:“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9、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0、译文:“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个王帝,国号。而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光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是天下将灭亡。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权力的人去谋划。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责任。
11、意为保护一个国家政治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而天下苍生、民族文化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2、作者简介:顾炎武(1613-1682年),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号亭林,后人尊称其为亭林先生。顾炎武(今属江苏省)。他出身名门,少年勤奋读书,14岁中秀才。青年时常议论朝纲,反清复明,失败后遍访名山大川,潜心治学。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平生不做无益之文,主张“文不苟作”,“须有益於天下”;治学强调“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重实地考察。他一生著述宏富,在地理、金石、音律上都有建树,所著《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金石文字记》、《音学五书》等书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代表作《日知录》较为系统阐述了他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观点。
13、天下的兴旺衰亡关系到每一个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享受着同样的阳光、雨露和空气,也都要承担起相应的义务与职责。就说道德责任吧,它不仅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该了解社会责任,承担起自己应负的那份责任。
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家是顾炎武。
15、这句话强调了个人在国家发展中的责任,倡导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国家的命运,为国家的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16、平生湖海淹留,听一片哀嗷动九州。蜂火‘
17、全文及译文如下:
1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族宗昌子弟有为
1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之兴亡,关乎天下百姓之生存与幸福。然而,世人多视国家兴亡为之责,忽视了匹夫之责。匹夫者,乃普通百姓也。夫国家之兴亡,非仅之责,亦关乎匹夫之责。故匹夫有责,国家之兴亡,匹夫有责焉。
20、匹夫有责,倡导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国家的命运,为国家的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2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意思是: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这种主张,最早是顾炎武提出的。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话出自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两句话表达方式虽然不同,但却表达了同一种情感,那就是强烈的爱国情怀。
22、骚人讴咏,也羡封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几辈英亳抱此忧。千秋下,叹龙独卧,百尺高一楼。
23、匹夫有责,即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责任。国家的繁荣和衰败,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责任。这是因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如果每个人都能尽职尽责,那么国家就能繁荣昌盛;反之,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利益,不关心国家的发展,那么国家就会陷入衰败。
2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顾炎武的一句名言,原文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出自于《日知录》。
25、匹夫有责[pǐfūyǒuzé]成语,匹夫:原指普通男性,后来泛指百姓。中文名匹夫有责出处《日知录·正始》成语解释【成语】匹夫有责【拼音】pǐfūyǒuzé【释义】匹夫:原指普通男性,后来泛指百姓。成语典故成语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