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跑道的基础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场地勘察与测量放线
在施工前,对场地进行详细的勘察,包括测量场地的尺寸、平整度、坡度等,确保场地符合塑胶跑道的施工要求。
检查场地的地质情况,了解地下水位、土壤类型等信息,为后续的基础施工提供依据。
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和工具,确保测量精度和准确性,确定跑道的中心线和两个弯道的位置,以及确定标高和基准点。
场地平整与清理
使用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将场地内的杂物、杂草、石块等清理干净,然后对场地进行填方或挖方,使场地的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
清除地面上的碎石、泥土、杂草等杂物,并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有水泥渗漏或裂缝出现。
进行地面的扫除和清洁,清除残留的灰尘和油污,使地面干净无尘。
基础夯实与混凝土浇筑
场地平整完成后,进行基础夯实,使用压路机等设备对场地进行反复碾压,使土壤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基础夯实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厚度。一般来说,塑胶跑道的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厚度不小于150mm。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浇筑速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密实度。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防止出现裂纹和起砂等问题。
底胶铺设与颗粒材料撒布
在基础层完全固化后,施工人员开始铺设塑胶跑道材料,首先铺设经过预处理的底胶。
将合适的颗粒材料均匀撒在底胶上,颗粒材料的选择根据实际需求来定,可以选择适合各种运动项目的颗粒大小和颜色。
最后再次倒入一层透明胶,使颗粒与底胶紧密结合。
表面处理与划线
在底胶和颗粒材料都处于固化状态后,施工人员将进行最后的调整和清理工作,确保跑道的线条和标志清晰可见,并清除多余的杂物。
进行表面打磨处理,以达到平整的要求,然后进行表面防滑喷吐。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划线,划线应清晰、准确、美观。在划线完成后,应对整个场地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
质量检查与验收
在整个塑胶跑道基础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施工完成后,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包括平整度、密实度、坡度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塑胶跑道的基础建设,确保塑胶跑道的质量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