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
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
代表机型:IBM公司的IBM650。
特点:体积庞大,耗电量大,运算速度较慢,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领域。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
主要元器件是晶体管。
代表机型:控制数据公司(CDC)的大型计算机系统CDC6600。
特点:体积缩小,功耗降低,速度和可靠性提高,应用范围扩大,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年)
主要元器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代表机型:IBM公司的IBM360。
特点:体积进一步缩小,功耗、价格和体积进一步下降,速度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主要元器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代表机型:Intel 4004芯片(1971年)。
特点: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至上亿次,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和商业领域。
此外,未来的计算机发展可能会包括新一代计算机,如超导计算机、纳米计算机、光计算机、DNA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和神经网络计算机等,这些计算机在体积、运算速度和智能化方面将进一步提升,耗电量也将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