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什么是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倒装句现象,它们 分别指定语和状语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对于常规语序的颠倒

定语后置

定义:定语后置是指定语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名词性短语)之后。在古汉语中,这通常是通过在中心词后添加“者”字来表示的。

例子:

“客有吹洞箫者”,其中“有吹洞箫”是定语,“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被修饰的词是“客”。正常语序是:“有吹洞箫的客”。

“马之千里者”,其中“千里”是定语,“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被修饰的词是“马”。

状语后置

定义:状语后置是指状语放在它所修饰的谓语之后。在古汉语中,状语后置通常是通过在谓语后添加介词“于”或其他介词来实现的。

例子: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其中“于赤壁之下”是介宾短语,在句子中充当状语,修饰谓语“泛舟游”。正常语序是:“苏子与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其中“于蓝”和“于”组成的介宾短语是状语,修饰谓语“取”和“青”。

总结:

定语后置是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通常以“者”字结尾。

状语后置是将状语放在谓语之后,通常以介词“于”开头。

这两种倒装句现象在古汉语中较为常见,现代汉语中则通常遵循常规的语序。理解这些现象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汉语文献。

上一篇上一篇:定语后置的几种类型?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