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是指 建立贫困户的相关档案,记录贫困户的困难程度,并分发相应的贫困卡。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农村贫困对象,了解农村贫困户的分布情况、贫困状况、贫困类型和致贫原因,并为建立完善新指标体系下的动态监管和分类帮扶机制奠定基础。同时,它也为部门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搭建了一个共享的扶贫工作信息平台。
具体来说,建档立卡包括以下步骤和目的:
识别贫困户:
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当地政府将符合条件的家庭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建立档案:
为每个贫困户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其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家庭成员、经济状况、致贫原因等。
发放贫困卡:
完成审批流程后,政府会分发贫困卡,作为贫困户的身份证明。
动态管理:
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息将被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和监控。
教育资助:
建档立卡户的学生在大学中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一些奖助措施,如免除学费、提供生活补助等。
通过这一制度,政府能够更精准地进行扶贫工作,确保资源能够有效地分配给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从而实现精准扶贫和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