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是一句古语,出自《韩诗外传》卷九,原文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以此来告诫子女行孝要及时,趁父母亲健在的时候关心关爱他们,而不要等父母去世后才追悔莫及。
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无奈和哀伤的情感,反映了百善孝为先的重孝观念。皋鱼在父母去世后,深感悔恨,因为他在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奉,错过了尽孝的机会。他用“树欲静而风不止”来比喻他痛失双亲的无奈,树大不喜随风摆动太多,否则便枝歪叶落;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而树木便不断被吹得摇头摆脑。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
因此,这句话常用来表达对父母尽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醒人们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及时行孝,不要留下任何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