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将军等级划分如下:
大将军
武将之首,位高于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
在东汉末年,大将军的官职在三公之上,如曹操曾任大将军。
三公将军
大将军之下,有三个将军最厉害,分别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
骠骑将军掌管骑兵,车骑将军掌管战车,卫将军负责守卫皇城。
四方将军
三公将军之下,有四个将军最厉害,分别是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又被称为四方将军。
一般情况下,前将军地位最高,右将军次之,左将军再次之,后将军最低。
镇关将军
一般情况下,一个时代只有8位将军,依次是上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和后将军,然而,三国时期一片混乱,群雄并起,所以又出现了一些杂号将军。
其他杂号将军
三国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杂号将军,如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等,这些将军的地位和职责各有不同,但总体上地位较上述将军为低。
总结起来,三国时期的将军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将军、三公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镇关将军和其他杂号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