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蜀汉名臣包括:
诸葛亮,字孔明,被誉为“卧龙先生”,是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著称。他提出“隆中对”战略构想,并在军事战略上有“空城计”“草船借箭”等经典战例。诸葛亮还是一位文学家和发明家,创作了《出师表》等文学作品,并发明了木牛流马、八阵图、连弩等。
庞统,字士元,与诸葛亮齐名,被称为“凤雏”,是蜀汉的重要谋士。他曾献“连环计”,帮助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庞统在征战中不幸中箭身亡,逝时年仅三十六岁。
法正,字孝直,是刘备入川后的重要谋士,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著称。他为刘备夺取益州立下了汗马功劳,军事上的才能尤为突出。
蒋琬,三国后期主要的谋士,蜀汉的宰相,与费祎、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
董允,与费祎、蒋琬并称为蜀汉四相,是蜀汉的重要文臣。
费祎,字文伟,是蜀汉名臣,曾任中护军、司马、后军师、尚书令、大将军等职。他深得诸葛亮器重,曾出使东吴,并在诸葛亮死后成为蜀汉的重要辅政大臣。
姜维,既是武将也是谋士,统兵能力很强,一生北伐11次。他在蜀汉灭亡后曾设计复国。
霍弋,诸葛亮生前极为器重的将领,官至南中都督,在诸葛亮去世后,勇敢抵御敌人,维护了蜀汉的边疆稳定。
罗宪,极具韧性的将领,在蜀汉灭亡的边缘,率领两千人坚守城池,表现出惊人的决心和毅力。
张表,作为第五任庲降都督,以清正廉洁的形象深得民心。
吕凯,忠诚在历史上同样值得称道。
马良,善于文书撰写,其文笔流畅,观点独到,为蜀汉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张翼,出身名门,长期追随姜维北伐,是蜀汉本土派中少数的大将之一。
这些名臣在蜀汉政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蜀汉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