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的古训
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孟子》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5、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6、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7、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8、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孟子·滕文公下》
9、一、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二、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三、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四、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五、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0、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译文:眼中没有父母、目无君上的人,犹如畜生豺狼。
12、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孟子·万章篇上》
1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6、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孟子》
1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18、译文: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排解忧愁。
19、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20、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9、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2、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孟子》
23、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4、译文: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能做为儿子。
25、译文: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
26、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27、译文: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