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起源
起源时间: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中国古代,远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有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发展过程: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为每等份取了一个专有名称,形成了二十四节气。
习俗与成语谚语
民间谚语: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气象谚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入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对联
立春:一元复始迎新岁; 百卉争春竟芳华。
雨水:雨润肥川萌草木; 风吹人间沐春光。
惊蛰:春雷乍动蛰虫醒; 夜雨无声草木生。
春分:三候雨风截六段; 一缕阳光照九州。
清明:柳暗花明翩紫燕; 山清水秀韵诗篇。
谷雨:雨生百谷茁瓜豆; 花绽满园醉蜂蝶。
立夏:日炙一轮天地满; 荷香十里云烟浓。
小满:粒盈壳鼓千畴稔; 粮满库存一季丰。
芒种:芒种三天盘麦垛; 插秧万亩披绿装。
以上信息综合了历史文献和民间流传的谚语、对联,展现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