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上学期安全教案《着火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认识火的危险性,掌握预防和处置火灾的基本方法,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2. 培养幼儿在火灾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逃生能力。
活动内容:
1. 童话故事《小火箭的冒险》
2. 火灾预防与自救方法讲解
3. 灭火器使用体验
4. 火灾逃生演习
活动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播放录音带,小朋友听一下,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什么事情了?
2. 老师这里有一段关于火灾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景。
二、童话故事《小火箭的冒险》(10分钟)
1. 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孩子们想象,展示童话故事《小火箭的冒险》的章节,讲述“小火箭在火星上玩耍时不小心点燃了一堆杂物,火势渐烈,火势越来越大,着火的危险越来越高。”
2. 识别火的危险性,提问孩子们,火会带来什么危险?引导幼儿们回答火可以烧伤人、引起火灾、烧毁房屋等。
3. 预防火灾,明确引火物和明火之间的距离;孩子们在做火的时候不能离开,成人必须在旁边,进行看管;禁止孩子们在密闭空间或有可燃物的房间里进行玩耍或点燃。
三、火灾预防与自救方法讲解(10分钟)
1. 避免火灾的发生,出示图片,讲解不安全行为可能导致的火灾。
2. 幼儿自救的方法,小朋友假如我们碰到火灾了,我们怎么做呢?(幼儿可自由讨论,拨打火警电话119;赶快离开现场,到邻居家呼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被浓烟熏着晕倒;走安全出口等)。
3. 拨打火警电话的正确方法,教师扮演消防员,幼儿试打电话。
四、灭火器使用体验(10分钟)
1. 具体介绍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如CO2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2. 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如何使用灭火器,小组里的某一个幼儿可以充当初步扑灭火源的勇士。
五、火灾逃生演习(10分钟)
1. 模拟火灾场景,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逃生。
2. 演练结束后,教师总结逃生技巧和注意事项。
六、活动延伸(5分钟)
1. 孩子们把学习到的火灾应对方法教给别的班的孩子。
2. 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火安全,不能随意玩火。
通过以上活动,幼儿能够了解火灾的危害,学会在火灾发生时进行自救和逃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