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出谷的典故出自 《诗经·小雅·伐木》,原文为:“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这句诗描述的是鸟儿从幽深的山谷中飞出,迁居到高大的树木上。自唐代以来,人们常常用“嘤鸣出谷之鸟”来指代黄莺,因此,“迁莺”和“迁乔”也成为了升迁、迁居的颂词。同时,“莺谷”也被用来比喻人未显达时的处境。
此外,春莺出谷还可以比喻冬去春来、万物生长,生机勃勃而蓄势待发,无限之际遇可能孕育其中。这种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春莺即将鸣叫唱歌的状态,与右手拨弦前将发未发的状态相类比。
在文学作品中,黄莺出谷也常被用来形容人的升迁和进步。例如,在张九龄的《登乐游原春望书怀》中,就有“何况迁乔旧同伴,一双先入凤凰池”的诗句,用黄莺出谷来比喻自己和朋友们的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