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伾山名字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因大禹治水登临此山:
大伾山最早记载于《尚书·禹贡》,禹王在疏河时“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因此,大伾山被称为“禹贡名山”。
与汉光武帝刘秀有关:
刘秀平定河北王朗称帝后,率军南下途径黎阳(今浚县),登山筑坛祭祀天地昭告天下,并为大伾山赐名“青坛山”。
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
大伾山位于浚县城东南,山势巍峨,秀丽幽静。商周时,浚地称黎,山称黎山。西汉初,朝廷于黎山脚下、黄河之滨置县,因取山之名,称黎阳,山亦名黎阳山。明初,俗称浚县东山。金代明昌以前,大伾山为黄河转折点,黎阳津为黄河重要渡口。
综上所述,大伾山名字的由来主要与大禹治水的历史事件和刘秀的祭祀活动有关,同时也与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