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是一句出自中国古代经典《默觚下·治篇》的名言,由清代思想家魏源所提出。这句话的意思是 品德高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会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苛求别人。
具体来说,这句话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严于律己:
君子应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严格要求自己,从遵守公共秩序、礼貌待人、诚实守信等小事做起,通过这些细微之处的自律,不断完善自我,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宽以待人:
在评价或选择他人时,君子不应仅根据对方在小事上的表现来评判其整体品德,而应看其一贯的为人处世风格、人格魅力及长远表现。这种宽容和理解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因小失大,忽略他人的优点和潜力。
这句话体现了古人对于个人修养和人际交往的深刻智慧,提醒我们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宽容和理解他人,以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人格和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