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评:呼字入名令人眼前一亮,搭配梦字则更为生动浪漫。名字既能够展现如梦如幻的意境,也暗含苏堤春晓的诗情画意,令人印象深刻。
2、《花港观鱼》乾隆
3、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4、点评:真源二字富有哲理,喻示孜孜不倦、求索真理的品格。在诗中又有源远流长、钟灵毓秀的风貌,大气典雅,杭范十足。
5、出处: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点评:原诗是西湖诗作中最闻名的诗篇之一,诗句富有画面感,令人身临其境。如果能搭配与荷景掩映成趣的姓氏,则更胜一筹。
7、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
8、范例:桥漾晴、柳漾晴。
9、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10、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11、范例:江声远、余声远。
12、《送僧归保宁寺》秦观
13、西湖春晓
14、范例:林呼梦、云呼梦。
15、范例:万映微、洪映微。
16、西湖留别
17、《春题湖上》白居易
18、林外莺声啼不尽,画船何处又吹笙。
19、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20、点评:晏如有安然自若之意,气质中庸得体,寓意安逸祥和,既契合洗心亭的优雅景致,也符合人们对岁月静好的期冀。
21、点评:对字在生活中常用,起名却不常见,也因此成为辨识度极高的用字。只要搭配得当,则自能展现与对酒当歌、对常亭晚类似的诗意,典雅得体,不显市侩。
22、范例:施对晚、钟对晚。
23、出处:张矩《应天长》“四望涌金楼,带草帟烟,缥缈际城堞。”
24、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2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6、点评:这个名字形式新奇特别,格调会稍有争议,也因此显得极为生动夺目,令人印象深刻。
27、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28、平湖秋月
29、范例:叶答风、李答风。
30、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31、出处: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2、《雷峰》尹廷高
33、出处:张祜《题杭州天竺寺》:“洞壑江声远,楼台海气连。”
34、杭州西湖美景闻名于世,历代文人墨客赋诗于此,留下千古佳篇。我们不妨从中借鉴灵感,用于起名,将西湖风光融入56个姓名当中。
35、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36、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37、出处:尹廷高《苏堤春晓》“一钩残月莺呼梦,诗在烟光柳色间。”
38、点评:此名是西湖系列少有的气势豪迈的名字,兼具一望无际的开阔意境与众志成城的坚毅气质,富有风范。
39、点评:须泊二字乍看新颖,品味过后又显得波澜不惊。名中意境平淡素雅,能够展现从容自若、宁静惬意的风貌,别具风范。
40、三潭印月波光涟,石塔生晖雾屏山,
41、出处:陈贽《烟霞洞》:“谁携白玉如来手,风动浑疑挽绿萝。”
42、水浪能令山俯仰,风帆似与月装回。
43、《杭州回舫》
44、范例:方晏如、舒晏如。
45、南屏晚钟
46、范例:范菱歌、甘菱歌。
47、点评:与晏如淡定的佛系相比,涤烦则能展现另一种激烈、迅猛的佛系,富有视觉冲击力。名字仿佛骤然将我们带入灵隐寺的深山古刹之中,又如醍醐灌顶,初觉迷惑不解,然后又有洗心涤虑、心无旁骛之感。
48、点评:菱歌二字意象轻快灵动、婉转悠扬,契合江南水乡景致。如果希望孩子欢快活泼,与歌声相伴,不妨考虑这种类型。
49、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50、出处:许承祖《武林山》:“蜿蜒奇秀开灵竺,千古真源属武林。”
51、范例:高列远、姚列远。
52、《断桥残雪》王洧
53、李太白漫游试吟漫游李太白,真正丈夫黄河丝。
54、出处:阮元《晚过西湖》:“独拏小艇过西湖,狎鹭盟鸥好画图。”
55、范例:叶染堤、杨染堤。
56、出处:桑调元《云栖洗心亭》:“今夜栖兰若,我心方晏如。”
57、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58、范例:何须泊、唐须泊。
59、长松标古翠,疏竹动微薰。
60、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61、仗剑白衣八万里,地角海涯天随从。兴酣饮洒银河恐,金樽西湖已竭空。石破天惊银河落,长啸天姥开喉咙。醉咏最见男儿色,倾身细听庐山堕。微风微闻即发狂,庐山蜷身塞耳惟恐站立捅天破。大笑骑鲸去,酒力拉人欹。醒来但见青虬白螭于两边,中间自称为海若。久闻天人李太白,今日得见甚乐。便陈长鲸大鲛横行蟹,歌吹舞凤以娱君,更张朝天美酒三千樽。三千樽,太白应不语,然亦只须臾。由来不累人间念,便是人间神仙人。
62、出处:周密《柳梢青》“香浮翠藓,玉点冰枝。”
63、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连天。
64、出处:潘阆《酒泉子》“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
65、皇恩只许住三年。
66、《雷峰》林逋
67、望湖亭外半青山,跨水修梁影亦寒。
68、范例:江疏影、兰疏影。
69、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
70、出处:李叔同《西湖》“垂杨柳两行,绿染长堤。”
71、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72、范例:谭浸宵、谷浸宵。
73、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74、点评:高丽寺地处赤山埠与玉岑山间,景致清幽,源远流长。云期二字兼具典雅气质与浪漫气息。名中自有云迹留白、后会有期的诗韵,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75、花港观鱼
76、保宁复在最佳处,水光四合无端倪;
77、我本无家更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78、范例:周漾绫、童漾绫。
79、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
80、祖帐离声咽管弦。
81、范例:鹿盟鸥、许盟鸥。
82、出处:陈文述《适安园咏陈源》“金溪细縠漾吴绫,曾有芳园胜马塍。”
83、点评:答字入名十分惊艳,辨识度高,令人印象深刻。答风作为名字不仅有居高临风的诗意,适用性也很广,应对大部分姓氏都游刃有余。
84、湖上画船归欲尺,孤峰犹带夕阳红。
85、点评:名中意境虽然稍显寒冷,但又不失圆满。若是恰逢月圆之夜出生,那三潭印月的诗意想必也十分应景,富有纪念意义。
86、柳浪闻莺
87、雷峰夕照
88、出处:梅询《登北高峰塔》:“高峰列远岑,亭亭几百载。”
89、三潭印月
90、待伴痕旁分草绿,鹤惊碎玉啄栏干。
91、酒家莲叶上,鸥鹭往来飞。
92、【唐】白居易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2.《重别西湖》【唐】李绅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3.《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4.《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5.《苏堤春晓》【明】杨周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6.《南屏晚钟》【明】万达甫玉屏青障暮烟飞,给殿钟声落翠微。小径殷殷惊鹤梦,山增归去扣柴扉。
93、[唐·白居易]
94、曲苑风荷
95、断桥残雪
96、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
97、出处:宋之问《灵隐寺》:“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98、《净慈寺》王思任
99、征途行色惨风烟,
100、出处:马洪《南乡子·三潭印月》“潭水碧寒天,冷浸中宵皓月圆。”
101、点评:钱塘夏日有时酷热难当,但若栖身可赋轩、一览太子湾,默诵“心地清凉即是秋”,或许能有所慰藉……当然,作为名字来说,即秋不仅有清凉自在之意,也能展现丰硕充盈的品格,富有风采。
102、《水明楼》苏轼
103、就中难别是湖边。
104、佛雄香较细,云饱绿交肥。
105、烟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图兀倚空。
106、范例:芦映荷、连映荷。
107、出处:沈周《保俶寺》:“故乡迢递独登塔,烟水长洲一望中。”
108、点评:映字的温和气质与微字的精妙意境相辅相成,如果搭配气势宏大的姓氏,则有小中见大之妙。
109、出处:蔡襄《奉答孙推官南屏旧游》:“未省天工能刻饰,祗应山骨自清坚。”
110、自爱苏门啸,怀贤事不群。
111、扬眉眺望雷峰塔,秋梦清幽伴客船。
112、净寺何年出,西湖长翠微。
113、范例:凌真源、卫真源。
114、《三潭印月》雍正
115、《曲苑》许承祖
116、唐·白居易
117、点评:从起名的经验来讲,洲望这种动名词倒置的形式,能给人留下更为丰富的联想空间,余韵悠长,耐人品味。名字既能够令我们身临其境,步入从宝石山上俯瞰西湖的壮阔美景,也可使我们燃起对未来崭新的希望……
118、放生鱼鸟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119、试想十年之后,若有人走过西湖一处风景,对着孩子说:你的名字就是取自此处,再诉说作者的故事和此地的变迁,想必也是一分别样的情怀。
120、点评:声远二字意象开阔嘹亮,富有气魄,作为名字形式低调,气质悠扬,收放自如,令人心旷神怡。
121、范例:石清坚、陶清坚。
122、翠黛不须留五马,
123、夕照前林见,秋涛隔岸闻。
124、出处:柳永《望海潮》“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125、点评:列字自有雄州雾列、鳞次栉比的气势,搭配远字更显恢弘大气,能够展现昂扬乐观、豁达博雅的心境。再联想到北高峰的意境,更添一分高瞻远瞩的风采。
126、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
127、点评:清坚二字既有简明干练之意,又能展现冰清玉洁、坚韧不拔的品格,寓意深远,富有启示意义。如果想为孩子取个励志的名字,这也是一个富有新意的选择。
128、点评:挽字意象生动自如,更添一分蔚然深秀的意境。“滕挽萝”与另一篇文章提到的“池挽亭”异曲同工,都是主谓宾架构、以人拟物的典范。
129、处处回头尽堪恋,
130、出处:梅询《登北高峰塔》:“铃声答夜风,轮影落苍海。”
13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32、出处:周密《木兰花慢·雷峰夕照》:“塔轮分断雨,倒霞影,漾新晴。”
133、范例:楼际城、杭际城。
134、出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35、《题杭州孤山寺》张祜
136、点评:清嘉二字寓意美好,符合家长对子女的美好期盼。但毕竟嘉字作为名字略显流行,格调有限,可以当作保守的选择。
137、点评:名中不仅有西湖美景,也能够展现生机盎然的风貌,雅致而又不失现代,富有意趣。
138、范例:茅洲望、顾洲望。
139、点评:与前名相比,这个名字则更侧重亲和力,能够自然展现雷峰夕照、水光潋滟的意境,更适合搭配富有景致的姓氏。
140、范例:步晴沙、骆晴沙。
141、范例:梁即秋、丰即秋。
142、出处:阮元《秋日西湖泛舟》“不须泊岸寻花去,湖上秋风镇日香。”
143、范例:滕挽萝、苏挽萝。
144、未成大隐成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145、出处:白居易《杭州春望》:“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146、西湖环岸皆招堤,楼阁晦明如卧披;
147、这首诗写西湖春景,全诗围绕一个“春”字和一个“湖”字,展开景境。湖上春来,顿时非同凡响,其秀其美简直如同一幅画图,写景中已经包含了赞美之情。既如画图,诗人便以绘画的视角来处理景境的关系。以“湖”开头,以“湖”字作结,全诗亦以“湖”字为中心,画出湖上春景图。不用典故,纯用白描,只借巧喻为景物生色,山松似翠,水月似珠,稻如碧毯,蒲如青罗,皆巧极形容,如画面之点苔,增添无限神韵。时作者将离杭州刺史任,故末联有留恋之意。即离任时所作《西湖留别》结句所云:“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148、范例:韩争暖、燕争暖。
149、点评:点字入名有着点石成金、画龙点睛的风采,十分精妙。点枝作为名字,则适合搭配带有花卉意象的姓氏,展现缤纷烂漫的意境。
150、出处:莫璠《蝶恋花·雷峰夕照》:“十里画船归欲尽,渔唱菱歌,别是湖中景。”
151、点评:名中意境活泼生动,能够展现欢快洒脱的风貌,富有表现力。
152、绿藤阴下铺歌席,
153、红藕花中泊妓船。
154、范例:安涤烦、辛涤烦。
155、范例:白云期、付云期。
156、《柳浪闻莺》万达甫
157、柳阴深霭玉壶清,碧浪摇空舞袖轻。
158、《两峰插云》王洧
159、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
160、点评:名中意境温暖和煦,既能展现明媚春景,又饱含自白居易筑堤以来千载岁月荏苒,西湖风光依旧的寄托。
161、明人张宁诗云:
162、出处:马臻《题高丽寺因上人房清静观》“空尘侵不得,心与白云期。”
163、本文作者:林江仙
164、岩竹支僧阁,泉花蹴客衣。
165、点评:疏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佳名,原诗正是作于“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的孤山,当我们漫步中山公园、探访西泠印社、欢宴楼外楼之时,可否想起,如今闻名于世的名字,正是源自此地呢?
166、点评:名中意境活泼灵动,富有表现力,令人印象深刻。如果姓氏与诗意契合,可以作为新奇大胆的选择。
167、白云一片忽酿雨,泻入波心水亦香
168、出处:徐集孙《可赋轩避暑》:“世人奔竞长为暑,心地清凉即是秋。”
169、范例:梅点枝、华点枝。
170、双峰插云
171、出处:张矩《应天长·南屏晚钟》:“翠屏对晚,乌榜占堤,钟声又敛纯色。”
172、范例:胡清嘉、祝清嘉。
173、车尘不来马足断,时有海月相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