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公元二零二四年,岁在甲辰,序属深秋,农历九月初十之吉辰,不孝子陈达,率期服之孝子陈彬,孝妇金奕君,甥张梓航、张宝宝,孝孙陈宝宝,并合族内外之亲属,谨备牲醴之奠,香楮之仪,花果之珍,洁馔之丰,哀哀泣血,敬祭于先慈吴氏红霞之灵柩之前。
先慈生于共和丙辰之冬月廿五日,卒于甲辰之重阳后一日,春秋仅四十九载。嗟乎!青山无语,松柏含悲,江河为之呜咽,道路为之寂寥。噩耗忽至,慈母溘然长逝,儿孙泪如雨下,亲朋戚友,无不掩泣,哀痛之情,溢于言表。
呜呼!天下之恩,孰大于父母?人间之悲,孰过于丧亲?吾辈今以儒家之礼,祭奠慈母之英灵,述其生平之贤德,哀其劳苦之功高。
忆往昔,先慈生于寒微,印石吴氏之裔也。家境贫寒,兄弟姊妹三人,相依为命,淡饭粗衣,度日如年。先慈聪慧过人,自幼知书达理,解父母持家之艰辛,身为长女,未及束脩之年,即辍学归家,助父母以持家务,抚幼弟幼妹,勤劳贤惠,乡里称颂。
及至青春年华,归于陈府,与君连煌结为秦晋之好。婚后,育有二子,为人之母,责任在肩。先慈与我父,同甘共苦,白手起家,为子计深远,望子成龙。父为建筑之工,常年在外,奔波劳碌,以谋生计。
先慈持家有道,勤俭持家,虽家道因事而稍落,然仆侍尽忠,家道复振。吾辈五人,虽无高能让母荣耀,但亦无特过使其担忧。原指望,平淡时日,愿母与我儿孙多多同享天伦。可惜天不假年,母因劳累过度,常年省吃俭用,以致多种重病缠身。就是在三年前,那个大雪飘零之际,天寒地冻之日,母亲闭上了真真不愿意闭上的双眼,魂赴瑶台,从此天人永隔。
呜呼痛哉矣!今吾等跪泣母坟前,手抚碑文,瞻顾母亲遗容,往事历历在目,如在昨日,怎不令人悲痛?
谨以此文,纪念母亲。呜呼哀哉,恭祝慈母安息。儿孙全家叩首泣祭。农历二零一二年二月十一日。
---
这篇祭文表达了对母亲一生的怀念与哀悼,以及对母亲贤德和勤劳的赞美。希望这能满足您对文言文祭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