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俗在不同地域有着独特的特色,以下是一些地区的具体习俗和民谣俗语:
福建浦城
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
福建建宁
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
福建上杭县
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
福建龙岩
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心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隐秘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奇。
福建金门
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
中秋节的习俗是拜月,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
广东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丽。
江苏、浙江
中秋节有祭月、吃月饼和猜灯谜等习俗。
北京
悬挂灯笼和赏月成为了传统的庆祝方式。
台湾
人们喜欢举行“上元灯会”,游行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花灯表演。
江南地区
走月亮是一种在中秋之夜月下漫步的习俗,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南方地区
人们常常会点亮水中的荷花灯,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这些习俗和民谣俗语体现了中秋节在中国各地丰富多彩的庆祝方式,以及人们对团圆、幸福和丰收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