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基本解释是: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通过经常性的接触和观察,自然而然地吸收并模仿所接触到的信息或行为模式。
成语解释:
耳濡:耳朵经常听到。
目染:眼睛经常看到。
濡染:沾染,指受到影响。
成语出处:
出自唐代韩愈的《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
成语用法:
结构:联合式。
用法:可以作为谓语、定语或分句使用。
示例: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
成语近义词:
耳闻目睹
耳熟能详
潜移默化
成语意义:
形容个人受到环境和他人的言传身教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某种思想、习惯或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