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复混肥料制作流程?

复混肥料的制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配料:

根据市场需求和土壤检测结果,将各种原料如尿素、硝铵、氯化铵、硫铵、磷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重钙、普钙)、氯化钾(硫酸钾)等按一定比例配备。

原料搅拌:

将配好的原料搅拌均匀,以提高肥料颗粒整体的均匀肥效含量。

原料造粒:

将搅拌均匀的原料送入造粒机进行造粒,造粒方法可用转鼓造粒机或挤压造粒机。

颗粒烘干:

将造粒机造好的颗粒送入烘干机,将颗粒内含的水分烘干,增加颗粒强度,便于保存。

颗粒冷却:

烘干后的肥料颗粒温度过高,易结块,经过冷却后,便于装袋保存和运输。

颗粒分级:

将冷却过后的颗粒分级,不合格的颗粒经粉碎重新造粒,合格的产品筛分出来。

成品薄膜:

将合格的产品进行涂衣包膜,增加颗粒的亮度与圆润度。

成品包装:

将包过膜的颗粒即成品装袋,放在通风处保存。

此外,根据具体的生产需求和条件,还可以采用其他造粒方法,如高塔造粒、滚筒造粒、喷浆造粒、料浆法、熔体造料法和掺混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例如高塔造粒生产的复合肥颗粒均匀、色泽光亮,但氮含量不能低,磷含量不能高;滚筒造粒适合大规模生产,但颗粒强度可能稍逊一筹。

建议根据具体产品要求和生产条件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复混肥料。

上一篇上一篇:干冰用于生产肥料是什么原理?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