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出殡的礼仪包括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习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出殡礼仪:
报丧
死者去世后,家属会通过各种方式(如讣帖、登报等)通知亲友。
亲殓
告殓:丧主向死者行三鞠躬礼。
陈殓具:准备棺材和其他殓葬用品。
入殓:将遗体放入棺材。
盖棺:由孝子盖棺,并进行最后的告别仪式。
祭奠仪式
在灵堂进行祭奠,亲友前来吊唁,献上花圈、奠旗挽联等。
丧家六亲叩谢来宾,感恩铭记。
置办送祭席,众人聚集,进行简单餐食。
出殡
出殡前,在灵堂、家门口、楼道口等地方张贴红色纸块。
出殡仪式:在灵堂前举行简短的出殡仪式,收捡供品并摔碎瓷盘。
直系亲属按长幼次序带上牌位、遗像和倒头纸,乘坐领头的车辆。
殡车的车头会扎上白色纸花,车辆一字排开,打开应急灯。
亲友可以先行上车等待,中途抛洒纸钱。
途中仪式
家中子女跪拜致谢来宾,开始出灵。
长子背棺,亲友相助,棺木出灵棚,丢掷生前饭碗,以示斩殃杀秽。
出殡途中,送葬者用绳子拉着灵车,缓缓前行,沿途撒纸钱。
下葬仪式
抵达墓地后,进行下葬仪式,包括放棺、封土等。
家人肩抗引魂幡,伴随丧乐,绕灵棺而行,每绕一圈,以酒水浇奠。
孝子手执纸幡前行,众位亲友、晚辈披麻戴孝,齐声嚎哭。
后续祭祀
完成下葬仪式后,家人会在后续的时间中进行祭祀,主孝子披麻戴孝,手捧灵位,并携带哭丧棒。
这些礼仪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礼制和宗族观念。在参加出殡仪式时,建议穿着素色服装,保持庄重肃穆的态度,并遵循当地的习俗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