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摘抄屋-摘抄生活中值得收藏的文案句子

白芨种植技术:白芨怎么种植才能高产?

种植白芨想要获得高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地与整地

白芨喜温暖、阴湿的环境,不耐寒,怕高温干旱。选择种植地时应考虑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半阴坡地或林下空地。土壤以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佳。

整地时,需深翻土壤,清除杂草和石块,施入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每亩用量约2000-3000公斤,然后耙细整平,做成宽1.2-1.5米的高畦,畦面呈龟背形,四周开好排水沟,以防积水。

繁殖方法

块茎繁殖:这是主要的繁殖方式,选择无病虫害、芽眼多、个头大的块茎作为种源。秋季或春季收获时,将块茎切成若干小块,每块带2-3个芽眼,切口处涂抹草木灰或石灰水消毒,稍晾干后按行距20-25厘米、株距10-15厘米种植于畦面上,覆土3-5厘米厚,压实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分株繁殖:在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分枯萎后,将母株挖出,抖去泥土,剪去须根,分成数丛,每丛带2-3个芽眼,切口同样需消毒处理,然后按上述株行距种植。分株繁殖周期长,繁殖效率低,且耗种量大,因此生产上较少采用。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白芨生长期间需进行2-3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春季出苗后,浅锄松土,除去杂草;第二次在夏季旺盛生长期,需深锄并培土,以防块茎外露;第三次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清理田间杂草,同时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

水分管理:白芨喜湿润环境,但怕涝。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大雨时要及时排水,避免根部受损。从7月到9月,应该每半个月早晚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施肥管理:白芨喜肥,但施肥应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生长期间可结合中耕除草追施1-2次腐熟的人畜粪水或复合肥,每亩用量约1000公斤,以促进植株生长和块茎膨大。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有烂根病、黑斑病等。烂根病在雨季容易发生,防治方法主要是注意排水防水,深挖排水沟。黑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地老虎、金针虫等害虫可通过人工捕杀、诱杀或拌毒土防治。

种植时间

一般在3月初进行种植,将白芨块茎植入土壤,深度约为3厘米。在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定期除草和松土,每两周施一次肥。通常在种植后2个月内,白芨会开花。花谢后至8月中旬,施一次磷肥,有助于块茎的生长。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白芨的产量和质量。

上一篇上一篇:白芨的种植技术与亩产量?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