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红宝石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火焰熔融法
维纳尔法:1891年,法国人维纳尔利用氢氧焰的高温将氧化铝熔融,并加入少量铬,冷却后结晶得到红宝石。
维尔纳叶法:1904年,法国化学家维尔纳叶改进了火焰熔融法,使用倒置的氢氧吹管将含有少量氧化铬的纯净氧化铝细末慢慢落入火焰中熔化,滴在基座上冷凝结晶。这种方法至今仍是世界生产人造宝石的主要方法。
助溶剂合成法
查塔姆法:1963年,美国查塔姆公司采用助溶剂法合成了一种全新的人工红宝石,称为查塔姆红宝石。这种方法合成的红宝石在外观上比威纽易法更接近天然红宝石。
水热法
水热合成法:在密封的高压容器内,从水溶液中生长出晶体。这种方法合成的红宝石比助溶剂法更加接近天然红宝石,具有种晶包体和“面包屑”状包裹体等特征。
热处理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迅速冷却的方法改善红宝石的颜色和透明度,还可以通过扩散处理技术人工添加颜色,如将无色或浅色的刚玉变成红色。
扩散处理
扩散处理:通过高温处理在宝石表面扩散一薄层颜色,使无色的刚玉获得红色。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市场上的红宝石优化处理。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但制造出的人造红宝石在理化、光学性质上与天然品几乎无差别,价格则相对较低。消费者在购买红宝石时,应注意鉴别其是否为人工合成,以避免被误导。